《河南日報》《河南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報道版面
  □對話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 尹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陳昌鳳 本報記者 袁舒婕 實習生 宮雪
  本期聚焦
  新聞教育改革
  編者按 又到畢業季,當我們習慣性地將鏡頭對準新聞高校及行將畢業的學子,清華大學與深圳大學的兩個不尋常的“動作”進入我們的視線——前者與《河南日報》聯合策劃推出的大型系列報道《河南和絲綢之路經濟帶》,讓學生深度參與採寫,將新聞課堂開在媒體一線;後者將畢業設計——而非論文——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後一次作業,把學生“扔”到社會裡對社會新聞選題進行實地調查採寫,讓實戰完成對其新聞業務的錘煉。兩個動作都在業界掀起了強烈反響,而這僅僅是兩大新聞院校著力新聞教育改革的“冰山一角”。
  自現代新聞學教育誕生以來,培養職業記者就是其重點發力的目標。然而,此前新聞教育之痛痛在經過專業培養的人才卻往往“不實用”,究其原因,根本在於教學滯後於實踐。儘管各大高校不乏系統、嚴密的實踐教學體系,然而由於體制、教育學術化導向及師資隊伍、教學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讓中國新聞教育有時會處於“偏理論輕實踐”“雖重視實踐卻脫離實踐”的尷尬之中。
  如何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如何讓新聞教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培養出符合行業及社會發展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本期《傳媒周刊》聚焦兩大高校的探索與思考,以期為中國新聞教育及其改革帶來一些啟示。
  清華大學與《河南日報》聯合烹制新聞大餐
  5月20日~6月1日,《河南日報》以12個整版的規模,連續刊發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該報聯合策劃的大型系列報道《河南和絲綢之路經濟帶》。該組報道由《河南日報》資深記者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12名學生以“一對一”的形式聯合採寫,其中包括對成思危、任玉嶺、葛劍雄、樊錦詩等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的採訪。
  學校與媒體聯合策劃、學生與資深記者“結對子”採訪——這已經不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河南日報》的首次合作了。2007年,雙方合作的處女作《在京創業的河南人》系列報道就曾摘得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
  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主流媒體和當地黨政部門合作推進新聞實踐,有助於學生去發現問題,並用建設性方法報道、思考這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主流意識。學生對社會的認同度比較高,在就業時就有一種擔當和建設性的態度。
  陳昌鳳:清華大學新聞教育課程改革的特色有兩點,頂點課程和浸入式教學。頂點課程即學生整合之前所學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產出具體成果;浸入式教學則是讓學生按照新聞從業的標準流程,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固定工作量,置身於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下,無論是成就感還是壓力,都與真正的新聞工作者接近。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針對本科生的新聞實踐活動基本達到了完全覆蓋。”談到與業界聯合策劃、聯合採寫大型報道,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表示,對清華大學新聞專業的師生來說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完善課程設置、更新教學計劃、搭建校園一體化新聞實踐平臺……這個2002年才成立的年輕學院,不斷摸索著以實踐教學為鮮明特色的新聞教育改革之路,不斷探尋新聞教育應如何適應行業及社會發展需要,塑造良才。
  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走進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希望通過與兩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的對話,探究當前新聞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出路。
  聊實踐:
  重在培養學生的建設性立場
  《中國新聞出版報》:此次清華大學與《河南日報》共同合作的《河南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系列報道準備了多久?參與的學生有何收穫?
  尹鴻:絲綢之路這一選題具有專業性,所以我們提前一個月給學生們介紹它的歷史背景以及當下新政,並對他們在採訪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培訓。這12名學生在系列報道中擔任了採訪、現場翻譯、撰寫初稿等重要任務。
  陳昌鳳:我們其實一直在做這種嘗試,只是這次將實踐搬上了印刷版面。在這個過程中,王君超等老師花了很多功夫指導學生,大家一起開策劃會,學生實踐了新聞技能,也更深入地瞭解了國情。這種實踐的效果比單純的課堂學習要好很多,能夠有的放矢,在情景中與現實聯繫,強化了學生的專業追求。參與的學生都表示,與記者一起做策劃和採訪很有收穫。
  《中國新聞出版報》:學院與業界合作對學生就業和職業認知方面有何意義?
  尹鴻:去年學院與國資委、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三方合作組織“清華學子進央企”活動,將“大篷車”實踐教學活動延伸到企業一線;與搜狐合作推出由學生參與採訪報道的多媒體作品《2013新聞背後——年度風雲記者》。而每一年,學院都會舉辦暑期工作坊,選擇一個地區讓學生“蹲點”一個月、做全媒體報道,如石河子生產建設兵團、東北農墾兵團等。
  這些實踐第一個功能是面向主流。我們大部分都是和主流媒體或者當地的黨政機關合作,“面向主流”就是瞭解主流社會及其變化,培養學生的建設性立場。
  第二個功能是國情教育。通過我們暑期工作坊等形式走基層,學生可以瞭解中國國情,增加他們的職業責任心,並培養其國情意識。同時,這些實踐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越出去走就越會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從而增強主動學習的能力。
  談問題:
  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
  《中國新聞出版報》:學生從課堂走向實踐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尹鴻:主要問題是書本上的新聞理念與實際的新聞工作之間會有所衝突。比如學生出去之後會發現與其理想中的工作有所偏差,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磨合。怎麼去正確對待這些問題,需要一個平衡點,既不能是一個絕對理想主義的東西,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實際,新聞報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推動社會前進。
  《中國新聞出版報》:媒體需要新聞專業“通才”還是非新聞專業的“專才”?
  陳昌鳳:很多媒體想找專業性的人才,這些人儘管上手不快,但是後勁很足,我們也在儘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性,要求學生至少有一個二學位,如經濟學、法學,使之變成專業型的傳播者。像財經新聞這一領域,學院也會開設課程,督促學生去跨學科學習。
  我認為,大學本科階段最重要的並不是獲得某個專業的知識,學習能力是從事新聞行業最根本的東西,要讓學生們瞭解國情、掌握傳播技能以及與社會打交道的方式。
  話改革:
  浸入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實踐
  《中國新聞出版報》:有專家評價學界與業界的合作是“大學新聞教育的走轉改”,您覺得未來這種模式將如何發展?
  尹鴻:現在我們既“請進來”也“走出去”。“請進來”就是請業界專業人士來講課;“走出去”的合作每年會有主題性的策劃,比如我們與中宣部合作,學院的老師出去掛職,從事一些中層管理工作,同時業界的人也會到我們這裡掛職。
  此外,與《河南日報》類似,業界的一些主題性、重大報道活動,我們也會參與。
  《中國新聞出版報》:清華大學的新聞教育改革還有哪些嘗試?
  尹鴻:幾年前我們針對應用型碩士的培養,就已經開始用實踐作品來代替學術論文。2012年3月,《文彙報》3次刊發的鄉民口述實錄,均摘自題為《江漢平原一個村落26位鄉民的口述史》的調查報告,這是我院教授李彬指導的2008級碩士研究生曾維康的20萬字的實踐作品;今年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用新聞作品(紀錄片、深度報道等)來替代學術性論文,還在網上開放了答辯直播,點擊率接近1萬。
  此外,我們設立了一個名為“清新傳媒”的學生全媒體實踐平臺,包括報紙、電視、APP、微信等,它不是一個學生自娛自樂的東西,而是一個真正的新聞媒介,清新傳媒的所有實踐活動都依托於對應的工作坊,目前開設有清新時報工作坊、清新視界工作坊、清新網工作坊等。工作坊內,學生進行的是真實的實踐活動,做報紙、做節目、做網頁,最後都會呈現在相應的媒體中,與公眾見面。有的新聞被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媒體轉發,也引起了一些社會反響。
  陳昌鳳:我們在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培養計劃,2009年更新過一次,側重低年級的“寬”與高年級的“專”。學生在大三、大四的時候進入專業課組,在某一方向更深入地去鑽研,課程雖只比其他學生多2門~3門,但是實踐會得到強化,也就是國外的“頂點課程”,即學生整合之前所學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並產出具體成果,支持學生的深層次學習,幫助學生從課堂教學過渡到解決實際問題。今年我們在進行第二次更新,下學期會增強數據新聞的培訓,包括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及可視化呈現等。
  通過清新傳媒我們逐步形成了一種以學生自主實踐為導引的教學模式,通過工作坊的方式打造浸入式實踐平臺。學生按照標準流程,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固定工作量,報紙必須按時出版,欄目必須按時上線,學生置身於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下,體驗完全真實的實踐過程,無論是成就感還是壓力,都與真正的新聞工作者接近。
  《中國新聞出版報》:新聞教育改革面臨哪些挑戰?應該如何應對?
  尹鴻:當前的新聞教育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社會轉型過程中理念上的衝突,如何讓學生在保持對新聞的那份熱情和理想的同時,使之符合新聞行業及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是最大的挑戰。我們請業界的人來上課的原因,就是想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二是媒介環境帶來的挑戰,但這一點不是大問題。學生們的適應能力非常好,像清新傳媒這個平臺的很多嘗試都是他們自己做的。有時候老師在吸收新技術新理念的能力上未必走在學生前面,一旦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老師應進行一些引導,為他們帶來一些視野上的改變。
  陳昌鳳:清華大學在新聞教育方面是精英式的培養。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有跨課程式融合,一位老師只是課程的一個環節,整個教育體系由很多老師一起來完成,學生們可以得到老師們的共同指導。具體到新聞實務,也是從理念、規划到最後操作、落實,每個環節都有老師指導,學生的新聞作品除了上線和上版面之外,還通過優酷、土豆、愛奇藝等推出,直接對接媒體並且反響熱烈。比如在去年畢業季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小琴帶領學生做的視頻《畢業 我們重新出發》,在56網剛上線沒多久就獲得了3萬的點擊率。
  1+1>2的嘗試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助理 陳貞權
  今年5月,《河南日報》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策劃、採寫的大型系列報道《河南和絲綢之路經濟帶》隆重推出,社會反響強烈。在這次學界與業界緊密的交流合作中,我們看到“90後”清華學子的敏銳觀察力和思考問題的新穎視角,以及對新媒體熟練的掌控能力,令人欽佩。但在新聞實踐中,也存在著對方針政策、國情省情瞭解不夠深入、領會不夠透徹的問題,學生在參與新聞實戰時,對主旨把握能力不足,在新聞的深度開掘上有待於提高。
  新聞學實際上是一門應用科學,至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現實條件下,新聞有著鮮明的社會屬性,有很強的政治訴求和社會、經濟訴求,拋開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單純講新聞要素、新聞理想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新聞學界須經常參與業界的實踐,教學才能不至於太脫離實際,片面追求理論。
  許多人認為,對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培養,也應該像醫學等應用學科一樣,有固定的實習基地供他們進行實踐;教師也應該像醫學院一樣,既是教師又是醫生,要培養應用型、複合型新聞人才,必須擁有具備理論和實踐雙重修養的新聞教師。在國際新聞教育界,通常要求教師具備中長期的媒體從業經驗,例如全美五大最佳新聞傳播院校的教授,大多擁有10年以上媒體從業經歷。而我國很多新聞傳播院校的教師,都是新聞專業的碩士、博士,缺乏媒體的從業經歷,無法把自己的實戰經驗同新聞理論結合,進行融合授課。
  此次《河南日報》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合作,派出的都是資深記者,至少有著10年以上的工作經歷,還有4名同志擁有新聞系列正高職稱,他們親自帶著學生採訪,從破題到撰寫、修改,都手把手地親自傳授經驗,對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學生實踐不僅體現在採寫技能的訓練上,更要加大社會實踐的力度,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新聞寫作。在此次採訪活動中,清華學子們通過研究材料、實地採訪,瞭解了河南——這個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新興工業化大省的省情;深入探究了河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所擁有的優勢、面臨的機遇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既是一次成功的新聞實踐活動,也是一次成功的社會實踐活動。
  同樣,與新聞學界合作,也使得新聞業界避免脫離理論、脫離新聞理想太遠,太過於世俗化、功利化,有助於增強業界的激情抱負和新聞理論修養。
  此次合作給予我們很大啟發:學界可以利用在選題策劃、判斷新聞價值、資料分析、人脈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多參加新聞單位的重點報道。一方面可以避免閉門造車、脫離實際,有助於積累生動的教學案例;另一方面可以探索“雙導師制”的教學實踐模式,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改革。
  總之,業界、學界聯手對重大報道活動進行策劃與實施、探索當代新聞傳播教育的新路徑是非常值得期待和推廣的,所取得的效果是雙贏的,甚至是1+1>2的嘗試。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y39iytc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